父子携手齐上阵 争当农机好“医生”
江苏盐城市亭湖区黄尖农机修配中心
在江苏盐城,说起“农机医生”蔡永生父子,同行业的人无不交口称赞,一是因为父亲和儿子都是干同一个行业,二是都有一颗服务于农村农民的滚烫的心灵和情怀,三是有做人做事情的道德情操与底线,不计较得失,比的是农机维修服务的水平与能力,让群众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越走越享受农机化带来的便捷和效益。
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农机修配中心的前身只是个修理部,成立于1979年,经过多年的发展,随着业务不断拓展,蔡永生选择了与时俱进,于2000年注册公司,不断扩大修理规模。公司现有维修人员有技师1名,高级工2名,中级工3名,初级工6名,电工1名,合同工3名。有厂房1650平方米,配件间240平方米,办公厂房5间;维修设备15余台套,其中车床2台、钻床1台、铣床1台、电炫机3只、氩弧焊机1台、气体保护炫机1台、等离子地割机2台、卷板机1台、发电机组1套、锯床1台、5T行吊1台、2T液压铲车1台、空压机2台。农机维修服务覆盖射阳、建湖、阜宁、亭湖、大丰等5个县(区)以及跨省域开展服务。全年维修收割机达600多台/年,大中小拖拉机700多台/年,配套农机具400多台/年;年营业额达100余万元,年利润超40万元。
一、扎根基层,放眼群众,一门心思做好主业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蔡永生几十年来心无旁骛,爱好修理农机具的他,18岁就开始操作农机,由于他聪明能干又勤快,平时虚心向老农机手请教,刻苦自学机械原理和机械维修知识,1979年他便在镇上开了一家永生农机修配经营部。被大伙儿亲切地称为“农机医生”。从一个人的小小修理部干起,无论外边诱惑多大,他都不为所动,兢兢业业做好维修工作。每当群众请到他,看到农机手们焦急的请求,他都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第一时间带上修理工具和配件,深入乡村田头,给趴窝的农机“把脉会诊”,经过多年的磨炼,他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他起早贪黑、不辞辛劳为四乡八邻的农机把脉诊断,给广大机手排忧解难,而且大多故障都是手到病除、妙手回春,时间一长,远村近邻的乡亲们再也离不开这位阴天一身泥,晴天一身油污的“医生”。如今,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尤其让蔡永生高兴的是,儿子蔡中云的加入,更让老蔡如虎添翼。从小耳濡目染,让蔡中云对农机无师自通、兴趣盎然。父子俩默契配合,将修配中心经营得有声有色。多年来,蔡家父子不断学习实践,埋头研究农机维修技术,平时他们和修配中心的师傅们一道积极参加农机获证奖补培训以及亭湖区组织的各类农机实用技术培训,还踊跃报名参与盐城市举办的农机修理工技能竞赛,主动熟悉农机新机具,学习新技术,并跟随农机校到一些知名的农机企业参观学习。
二、创新服务模式,让群众得实惠
“送来维修、上门维修、专家会诊”是蔡永生创新的三种不同的服务模式,受到广大机手的交口称赞。“送来维修”是指由机驾人员送修的整机及其辅助机具,首先邀请送修人员对发生机械故障准确陈述,再由专业的机修人员进行研判、书面记录,认定修理范围,留下联系方式,具备修理的记录内容,按照施工方案进行规范操作,修理完毕后,进一步进行各部件的调试,按照预定的标准和要求,确认机器没有问题后,出厂使用,出厂后定期回访使用情况。“上门维修”是指根据农机驾驶人员反映的问题和故障部位,确定途径情况,配备多种不同车辆做后盾,确保材料工具的供给。“专家会诊”是指若遇特殊情况等疑难杂症,一般分组研判,全体会诊,特殊的问题联系厂方专家进行技术支持。老蔡的技术团队主要维修机型东方红大拖、雷沃收割机、瑞泽大拖、清江大拖、沃得收割机,涵盖了目前农村的主要农机具,每年他都带头参加市、区举办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本领。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蔡永生认为维修工作要以制度为根本,因为规模不断扩大了,就必须坚持制度化作业、制度化管理、制度化发展。大修里,大型拖拉机,后桥部件、分解保养收费标准为700-800元/台(套),发动机(四缸)大修包括曲轴捡尺、配瓦、换缸套、活塞、气门铰削等工序,收费标准为800元左右;中修指换摩电、刹车片等,一般收费标准为500元左右;小修范围按工时25-30元/小时核算,按照供应商及厂方的发票进行入库,途中运输费用,加收3-5%的管理费用,售给农机户。
蔡永生不仅采取灵活的服务模式,还根据群众的实际情况,对机具大修、中修、小修实施全方面配套,配件供应及时、制件能力强,整机的配件由淮阴拖拉机厂、河南洛阳拖拉机提供,整机随需随有,零配件直接供给,收割机配件由潍柴雷沃特别供给,长期合作的多家供应商,分别提供不同规格型号的配件,供给渠道有力通畅,确保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
三、扶贫助弱,回馈社会,让群众分享发展成果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春满园”。蔡永生把做人与做事一样看得很重,扶贫助弱,回馈社会,让群众分享发展成果也一直是他的追求。这么多年来,农机行业从技术、产品型号和应用范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主要是国家惠农政策带动了农机市场的“井喷”式发展,让蔡家父子抓住了机遇并发家致富,同时带动乡邻共同致富。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蔡家父子在平时的农机维修中,总是优先为贫困农户服务,对特困户、年老体弱农户提供免费服务;遇见经济比较紧张的农户提倡先服务后付款,甚至可以赊账,分期付款;对急、难修理的农机,农机师傅从不敲竹杠,故意抬高修理费用,村民一提到他们维修服务上的精准扶贫一个都不能少的态度,无不竖起大拇指。
四、做大做强产业,提升服务能力与本领
“修配中心打算更好地向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规模化方向发展,提升服务档次,完善服务功能。”说起修配中心的发展规划,蔡永生信心满满,他表示,计划再投资几十万元,增加插秧机的配件维修,添置国三国四机械的检测设备,确保机械维修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一是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构建社会修理服务组织与政府农业农机推广服务项目的“高架桥”。二是培育品牌,提高层次,铺筑社会修理服务组织沟通连接推广机构和社会公众、个体的“立交桥”。三是完善机制,注重长效,架设社会修理服务组织与帮扶对象之间的“连心桥”。
儿子的努力和成长让老蔡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深感欣慰,也觉得生活更有盼头。正所谓“父子同心,其利断金”,蔡永生和蔡中云父子俩用自身的能力和诚心,在未来的农机推广与修理道路上,辐射带动一方农民共同致富奔小康,为加速区域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发布日期:2022-12-23 14:29:53 提交人:李仲秋 责任编辑:李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