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农业智能技术国际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来源:
分享:

第十三届农业智能技术国际学术会议作为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重要活动于2025年10月17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会议以“人工智能引领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汇聚国内外农业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围绕农业传感器、农业遥感探测、农业人工智能与大模型、农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智慧农场建设实践等五大主题,开展深入研讨,推动智慧农业领域的创新发展。

会议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赵春江研究员担任大会主席并主持开幕式,农业农村部市场信息司司长雷刘功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会议同期举办2025年度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大会和第五届“扬翔杯”中国农业机器人创新大赛。共有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西班牙、希腊、意大利、荷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孟加拉14个国家的代表600余人参加会议。

开幕式上,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发布了“联盟主推技术、产品和模式”及“奇稷农场”,“奇稷农场”是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技术与智能装备中心联合打造的,用新一代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全流程数据驱动、模型决策、机器代人的新场景,重塑农业生产的新方式。期间,举行了北京农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和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开启科企深度融合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动具身机器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随后举行了“扬翔杯”第五届中国农业机器人创新大赛颁奖仪式。中国农业机器人创新大赛是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于2021年首创的农业机器人领域技术竞技平台,旨在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本领域前沿技术竞赛,推动农业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已累计颁发奖项97个,本届获奖项目18项。

在为期2天的学术交流中,安排大会报告17个,中国工程院罗锡文、赵春江、戴琼海、孙凝晖、王耀南、于海斌6位院士,中国科学院乔红院士,任福继、凌晓峰、杨先一、兰玉彬4位外国院士分别围绕主题发表演讲,在农业智能技术、农业遥感、畜禽智慧养殖技术与装备、农产品智慧供应链、智慧灌溉技术与装备、精准植保技术与装备五个平行论坛中,来自全球的同行专家围绕分论坛主题发表专题报告114个。

本次大会特别设立了农业智能技术与装备专题展区,系统呈现覆盖“耕种管收”全产业链的智能化解决方案,集中展示从智能感知、AI决策到自主作业的尖端技术与创新产品。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通过技术创新、开源生态和场景落地,加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技术为农业生产与智能决策提供了全新的范式,为农业场景智能传感与精准作业装备的创新发展注入全新动能,驱动智慧农业向全链条无人化和智能化跃升,正在成为全球学者关注的焦点。

中国农学会副秘书长莫广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乐鸣出席会议。


发布日期:2025-10-20 16:27:50 提交人:李仲秋 责任编辑:李仲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