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2017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3)——新思路 新举措 新进展
来源:
分享:

4、科研投入和成果明显增加

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了17项“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中央财政经费投入总额35021万元,每项均超1500万元。农业部启动“十三五”重点实验室及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现代农业装备”学科群新增农业部植保工程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处理装备重点实验室等6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形成由1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14个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5个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组成的学科群实验室体系。中国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农业工程学科进入由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 “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农业装备与技术成果丰硕。农机装备6项创新成果获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主持完成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与机具”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青岛农业大学尚书旗教授主持完成的“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扬州丰尚公司董事长范天铭主持完成的“大型智能化饲料加工装备的创制及产业化”等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农机行业7项科研成果和2个团队获2016至2017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其中“旱田全量秸秆覆盖地免耕洁区播种关键技术与装备”和“东北玉米垄作少免耕播种与垄台修复技术及装备”获一等奖,“现代农业工程集成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和“东北玉米垄作少免耕播种与垄台修复技术及装备”获二等奖,“茶园全程机械化作业关键技术装备创制与应用”、“核桃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装备研究与应用”和“高效节能稻谷热泵干燥技术与装备”获三等奖,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创新团队和设施农业工程工艺与环境控制创新团队获优秀创新团队。

农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中心主任赵春江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院士,是智能农业领域首位院士。至此,农机行业院士已达6人。在农业部公布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十三五”新增岗位科学家候选人名单中,农机岗位专家数量大幅增加,达到105人,实现全部50个农业产业体系全覆盖。新一届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成立,共设立1个综合组和10个专业组,专家组成员包含了农机领域院士和22所大学、27个科研单位共138位知名专家。

 

5、农机工业稳中求进

2017年,我国农机工业总体实现正增长,仍然保持着持续健康发展的势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536家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4498.9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84%。农机行业13个子行业中除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行业为负增长(-0.27%),其余主营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速较大的有渔业机械、棉花加工机械和畜牧机械,分别是54.87%、 26.65%和26.62%。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47.5亿元,增幅7.82%,利润增幅高于收入增幅,效益状况持续改善。除个别子行业为负增长外,利润增长较大的前四位是:棉花加工机械增长35.15%,渔业机械增长34.70%,畜牧机械增长33.74%,拖拉机增长23.08%。

据海关统计数据:2017年农机行业进出口总额123.27亿美元,同比增长11.18%。其中进口额22.38亿美元,同比下降1.78%,出口额100.89亿美元,同比增长14.53%。拖拉机(包括轮、履及履带牵引车、手扶)出口总量是151519台,同比增长20.40%;进口总量1619台,同比增长10%。联合收割机出口15662台,比2016年下降了87.80%,进口400台,同比下降了56.62%。

尽管2017年农机工业经济运行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下滑趋势好于预期,但产品市场的表现冷热不均,主体产品仍在低谷行走。拖拉机、收获机械等继续走低。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大型拖拉机生产51052台,同比下降18.93%;中型拖拉机生产367210台,同比下降11.86%;小拖拉机生产996176台同比下降13.24%。谷物收获机生产234991台,同比下降12.58%,玉米收获机生产77429台,同比下降11.44%。

拖拉机行业整体下滑原因既有国II升国III后用户提前透支购买,造成刚性需求下降,也有拖拉机更新进入结构调整期,中小型拖拉机出现滑坡。2016年三大粮食作物价格大幅度下降、农机作业收益下降、农民收入减少等,都对市场产生较大影响。大马力拖拉机市场却逆势上扬。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骨干企业200马力以上拖拉机2017年市场销量增长28%,行业总量为历年最高。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

一是补贴政策的促进。农机购置补贴中给予此段拖拉机16200元的购置补贴,在一些省份同时给予了额外的地方补贴。另外超过20亿元的各级深松补贴的继续实施也促进了200马力以上拖拉机的销售,尤其是在黑龙江和新疆等土地规模较大的区域。

二是土地流转面积的稳步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都助力了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市场的增长。

大型轮式收割机市场2017年继续着下降的趋势,下降幅度接近40%。黑龙江是大型轮式收割机的主要市场,也是受玉米面积调减影响最大的区域。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市场的下滑,一是经过多年的高位运行,市场趋于饱和;二是市场竞争激烈,一些大品牌也加入价格战中,市场透支严重;三是因粮价下跌,消费者购买力降低,直接导致更新速度放缓。

与拖拉机行业相似,谷物联合收割机和玉米收获机在整体市场低迷的状态下,大喂入量、适应区域用途的产品受到市场欢迎,增长加快。中国农机工业协会《2017年中国农机工业运行数据与简析》报告中通过对行业骨干企业各类产品市场分析后认为:由于黄淮海地区玉米籽粒直收技术的不断突破和用户需求的增长,7公斤和8公斤纵轴流谷物收获机高速增长。水稻收割机喂入量明显增大,喂入量5公斤产品同比增长了26.92%,5公斤水稻收割机的总产量占整个产量的72.86%,成为市场主力军。另一方面适应南方丘陵山区用的喂入量小于1.5公斤的简易型水稻收割机增长非常快。

相比较主流产品的“寒冷”,一些小众产品逆势增长,成为农机行业的一股“清流”,为全行业稳定增长起到了“填补”作用。如:农产品初加工机械2752838台,增长10.46%,饲料生产专用设备488035台,增长5.73%,收获后处理机械976136台,增长5.52%,棉花加工机械10889台,增长4.82%。大型自走青贮机械行业销量在2017年也达到了历史高峰,同比增长15%。随着国家对种植业结构的深入调整,2017年在“镰刀弯”和黄淮海17个省区共431个试点地区调减了接近2000万亩的籽粒玉米,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同时国家给予“粮改饲”项目补贴20亿元,都促进了大型自走青贮机械行业的增长。


6、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进展明显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建设500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部署,农业部聚焦粮棉油糖九大作物,围绕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六个主要环节,全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动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7年,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组的62位专家开展了160多次调研指导,分区域研究论证作物品种、种植制度、经营规模、装备技术等要素集成配套的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第一批将南方双季稻、中原两季作物区马铃薯等18个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向社会进行推介,提出了破解瓶颈难题的方向性思路意见。全国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共印发全程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993个,形成技术模式1406个。全程机械化工作的关注点由互相割裂的单项技术向集成组和的一体化方案转变。

2017年农业部安排专项资金在27个省(区、市)140个县(市、区)布局建设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项目,覆盖粮棉油糖九大作物及牧草、青贮玉米,打造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基地。在2016年首批28个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基础上,2017年全国共推出122个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已有150个县率先基本实现了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其中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油菜、大豆、花生、棉花等多种大宗作物主产县。各示范县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0%、80%,高效植保、秸秆处理、产地烘干机械化能力分别达到60%、80%、40%以上。带动全国粮食和大宗经济作物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水稻机插(播)率达到46.5%,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完成玉米机收面积3.68亿亩,玉米机收率达69%,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全国共收获小麦面积3.17亿亩,机收比例达95%,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全年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率突破80%。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显著推动了农业生产上规模、降成本、增效益,为产业兴旺和农业现代化增添了新动能。

2017年全国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全国性全程机械化现场推进活动4300余次,参加人数60多万人次。棉花、甘蔗等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有大幅度提升。其中,2017年棉花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机采率达28%。新疆棉区棉花机采水平快速提升,新疆兵团棉花机采率达80%,比上年增长11个百分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棉花机采率达25%以上,比上年增长4个百分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区机采开始起步。山东省、湖北省机采棉均实现了零的突破,2017年山东省机采棉面积达到3万亩。2017年12月18日—19日,农业部在广东省湛江市举办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活动,进一步突破甘蔗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广东省2017年新增甘蔗收获机械55台,总量超过80台(套),作业面积达到10万亩,收获环节的机械化水平从原来的2%提升到5%;广西着力推进大型甘蔗机械试验检测鉴定基地建设。争取财政投入资金450万元,初步建成甘蔗种植试验基地800亩,成为推动先进适用甘蔗生产机械试验检测、示范推广的大型基地。




未完待续……

 

发布日期:2018-04-26 15:53:11 提交人: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