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2019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终)
来源:
分享:

14、智能农机发展

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智能农机装备是农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是促进发展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随着2018年12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的发布,明确提出了“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上的应用”,“推动智慧农业示范应用”从政策层面上看,国家正在积极推动智能农机装备以及农机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019年以来,各地各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文件精神,各项政策举措加快落实落地,农机化发展稳中求进、进中向好,呈现出加快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河北、安徽、湖北、天津、江苏、山东、吉林、甘肃、陕西、山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福建、四川、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等地为落实《意见》的具体实施,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均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把推进智能农机装备应用以及“互联网+农机作业”作为本年度主要工作任务。其中河北省明确提出了“实施智慧农机提升行动”,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上的应用,建设大田作物精准耕作、智慧养殖、设施园艺作物智能化生产等智慧农机示范基地,到2020年建设智慧农场80个。2019年在13个县市开展农机合作社“智慧农场”创建,开展拖拉机自动导航系统、卫星平地控制系统、精准播种施肥系统、精准喷药系统、智能测产系统等智能农业装备的应用和推广,河北省积极推动农机信息化技术在深松、深翻、旋耕、秸秆还田、收获等环节应用,从今年开始对开展深松深耕、秸秆还田、机播机收等作业的1.6万台机具安装智能监测终端,到2025年对3万台大中型拖拉机、2万台小麦联合收割机、1万台玉米收获机开展智能化改造提升,探索建立集数据化、智能化、可视化于一体的智慧农机作业体系,积极推进与农机工业、种植业、养殖业等相关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建设国内一流农机管理服务平台。

“互联网+农机作业”模式在全国农机深松作业监管过程中逐渐得到普及。2019年,全国累计投入深松作业机具20.5万台(套),共完成农机深松整地1.4亿亩,全国农机深松信息化远程监测的作业面积占实际补助面积的95%以上。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安徽、山东、吉林、辽宁、新疆、湖北、宁夏等多个省份信息化监测率均达到100%。作业类型正在由单一的深松作业向深松、翻地、播种、秸秆还田、施肥、打捆、旋耕、插秧、收获、喷药、平地全程作业监管发展。“全程托管”、“机农合一”、“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等专业性综合化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快速发展,积极发展“互联网+农机”服务,创新组织管理和经营机制,进一步提升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2019年,我国农机智能装备的发展已经进入爆发奇点,正迎来全面展开阶段。农业环境监测、温室大棚控制、农机自动导航、激光平地、卫星平地、变量播种 (施肥)、变量喷雾控制、联合收割机智能测控、圆捆机自动打捆控制、水肥一体化等为代表的农机智能装备进入快速增长期,已经在实际生产中开展广泛应用,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损耗、扩大农业收益。其中农机自动导航系统市场增长迅猛,市场在2018年销量6500多台,形成了全域性的影响力,2019年全年市场销量达到15000套左右,由于电动方向盘式安装简单、价格低廉、通用性强,今年国内的农机自动导航系统已全面进入电动方向盘时代,国内自动导航产业由市场培育期进入了快速增长期。

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农业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增长带来的影响,我国农机装备正在向无人化、机器人化方向发展,今年以来多个无人农场示范项目在全国陆续实施,基于智能农业机械、农业物联网、全产业链云平台、行业管理行业组织信息平台技术,实现在规模化农场的耕种管收农业生产全过程无人化,目前,我国正计划分级、分期、分步建立无人农场,以智能化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降本、绿色、生态、宜人。5月8日农业全过程无人作业试验2019年首站试验在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建三江分公司红卫农场启动,黑龙江重兴、泰多、山东华盛、丰疆智能等单位组成的12支无人化的搅浆、整地、插秧、施肥施药工作团队联合完成了160亩的无人作业任务。后续试验项目将在江苏、重庆、新疆、河南、海南等10个省区展开,建立全国无人农机合作联社,采取农机共享等方式,解决我国农业生产人口老龄化、作业效率低下、作业标准差异化等问题,打造出我国农业生产的新模式。6月11日,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禾丰种业生态无人农场开展了无人驾驶的拖拉机、小麦收获机、播种施肥一体机、植保无人机、秸秆粉碎灭茬混土还田机等农机装备的无人化作业试验,生态无人农场融合了生物防控、绿色植保、无人机、农业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众多高新技术,涉及耕种管收全过程。6月12日,河北省农机部门联合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共同开发的全程无人驾驶智能化作业系统,在赵县姚家庄村试验田成功完成首试。新一代智能作业农机可以更加精准地设定作业路线,最大限度减少农机作业中的重叠和遗漏,显著提高作业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同时,全程无人驾驶系统降低了对农机驾驶员的操作要求,驾驶和操作更加轻松便利,缓解了对高水平农机手的依赖。11月7日,国内首个“5G+智慧农机”创新示范场景在上海崇明区万禾有机农场千亩有机稻田上开展演示,中国一拖、丰疆智能和雷沃重工等国内企业研制的无人驾驶收割机、新能源智能拖拉机、水稻插秧机器人、无人驾驶收割机等新型智慧农机开展无人化精准作业,结合5G网络,智慧农机可摆脱对人的过多依赖,便捷地实现远程1人对多机的操控与管理。

中国一拖、中联重科、雷沃重工、三一重工、宗申等传统农机企业纷纷布局智能农机,打造智慧农业。2019年10月中国一拖于牵头在洛阳组建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围绕农机装备关键材料及工艺、核心零部件及元器件、农机装备智能化等领域,建设研发设计平台、中试验证基地、推广应用与成果孵化平台、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推进农机装备产业链协同发展。在农机装备核心元器件、核心零部件、农业机器人、智慧农业装备、农机大数据平台等方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率先研发的超级拖拉机Ⅰ号,承载着 “电动化、无人化、网联化”三大任务,是我国发布的首台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无驾驶室纯电动无人驾驶拖拉机,今年年初正式进行田间验证性作业。8月6日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智慧农业、企业信息化、云服务、无人驾驶和5G创新应用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推动农业机械行业转型升级。雷沃重工发力精准农业,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实现自动驾驶量产为目标,就农机智慧化展开合作,用AI赋能农机制造,共同解决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难题,共同开启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运用的新场景,推进智慧农业的升级发展。8月7日,雷沃重工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研制的国内首个主从导航收获机系统在甘肃金昌成功收获小麦,实现粮食收割过程自动化。中联重科发力人工智能,与Landing.AI达成合作,高起点跨入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在智能制造领域不断开拓进取,其农机产品已经实现了自动驾驶、自动收割、智能烘干等功能,并建有农业装备物联网平台,可实现农机信息及时反馈等远程控制功能,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奠定了基础。在今年的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期间,召开了“AI中联重科农机新品发布会”,将AI人工智能概念引入农业机械领域。

智能农机成为今年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现代农业绿色优质、节本丰产、高效发展离不开智能农机装备,“机器换人”实现的重要一环就是智能农机装备的自动化作业,在自动控制系统作用下,降低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农业作业效率,为现代化农业规模化发展打下基础。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现代化进程正出现加速发展态势,物联网、AI、5G网络、大数据、云平台、机器人等高新技术,正深刻的影响和改变着我国的农业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政务方式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要实现农业生产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方式的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必须瞄准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发展农机信息化智能化等工程科技相关技术,迎接农机智能化、无人化的发展趋势,助推农业现代化。

15、甘蔗全程机械化

2019年,据测算甘蔗机耕率将超过90%;在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方面也取得进展,机播率、机收率和综合机械化率有望高于去年,机播率约30%左右,机收率预计接近3%。

2019年,广西、云南、广东三大主产区甘蔗生产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60.41%、39.65%和46.55%。三省区耕整地机械化率均在90%以上;种植机械化率逐年稳步提高,广西已近60%;收获方面,尽管近两年来我国甘蔗收割机装备制造能力、市场保有量均有明显提升,但固有的糖业利益机制障碍凸显,亟待攻坚突破。2019年,我国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情况可概括如下:

甘蔗机械化收获装备持续改进。重大关键装备甘蔗联合收割机制造骨干企业稳步夯实基础,在制造技术、区域适应性、市场服务等方面持续改进。国产收割机性价比优势明显,甘蔗收割机民族工业基础基本确立。据了解,2019/20榨季预计新增联合收获机300余台。

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区域特点显现。广西、云南、广东等主产区因自然条件、起步早晚、经济水平的差异,决定了甘蔗全程机械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值得认真总结、相互借鉴。广西已形成对糖企主导作用重要性、土地宜机化改造必要性的广泛共识;在提前完成500万亩“双高”基地建设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着力于生产经营模式的探索和农机农艺的融合。云南继续稳步开展坝地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山地机械化轻简生产技术的试验和示范。广东农垦从机制创新的角度实行原料生产、加工一体化,推进全程机械化发展;广东民营糖企则通过政府、糖企、农机企业多方协作,适度扶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支持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

不同主体对发展机械化的需求存在差异。蔗农与糖企对全程机械化需求不同步,尤其是对机收的需求认识尚不同步,部分糖企缺乏推进全程机械化的主动作为,导致机械化推进滞缓。

土地规模化缓慢,影响机械化发展。甘蔗机械化装备尤其是机收大型机械装备适用于较大规模土地连片作业,然而当前各地甘蔗生产仍以单家独户分散经营为主,难以发挥机具效率。土地流转成本高,阻碍了甘蔗连片种植规模,不利于机械作业。

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有待健全。研发重点欠突出,支持力度不足,未见重大关键突破,适应未来机械化快速发展的技术储备不足;突破传统落后的小农意识,突破制糖企业与蔗农的利益博弈关系从根本上有赖于固有糖业生产体制的转型,有待市场引导、政府科学决策和糖企的配合,仍须时日。

当前围绕机收为核心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大多已不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宏观经济背景和系统性的蔗糖生产体制机制问题。

以“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为指引,开展制糖企业为主导的模式示范,以完善技术及运行系统、减轻种植者经营压力为出发点,以产业转型升级和形成新型的糖业利益协调机制为目标,细化、深化模式研究和配套,切实解决全程机械化过程中的系统性、关键性问题。

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宜机化建设,鼓励支持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进行农机农艺融合试验示范,集成推广新机具和作业模式,发挥样板示范的辐射效应。

以“机械化品种技术要求”为切入点,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技术体系的研究和应用。扩大机具购置和作业补贴、示范推广、人才培训、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等财政支持覆盖面。

16、农村环境治理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旨在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注重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还要同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积极进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90%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84%的行政村,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实现了历史性变化。

2019年各部门合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分三类地区推进农村改厕,提高工作指导精准性。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制定《关于切实提高农村改厕工作质量的通知》,强调各地严把农村改厕“十关”。农业农村部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提出开展以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集中整治村庄环境“脏乱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的指导意见》。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生态环境部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突出问题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印发《关于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规范编制工作指南(试行)》等。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各地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农用地膜回收利用相关工作。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关于促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依法加强养殖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生猪规模养殖环评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5部门印发《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坚持以规划引领,充分利用原有工作基础,指导各地扎实推进“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编制规划工作,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农业农村部组建了全国农村厕所革命专家智库,编写农村改厕实用技术手册,开展农村改厕技术集成示范试点和专家技术指导服务,举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峰论坛暨农村厕所革命技术论坛和第一届全国农村改厕技术产品创新大赛,启动编制农村户厕建设有关标准规范,举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培训班。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农业农村部制定《农村户厕建设技术要求(试行)》,举办农村改厕技术及评价系统培训班。文化和旅游部深入实施《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交通运输部安排投资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办全国研修班,评价认定国家森林乡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农村住房建设试点;督促各地加快推进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整治,截至2019年底排查出的2.4万个非正规垃圾堆放点82%已完成整治;指导督促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中央财政通过农村环境整治资金重点支持农村污水综合治理试点等。农业农村部继续支持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创建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推进农膜污染治理示范县、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建设。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推进生物天然气开发利用。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加紧落实,主要工作有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开展厕所粪污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加强村庄规划管理等。2019年国际农机展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推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环保设备专区。其中广泛涉及工程与建设机械、清扫机械、垃圾转运及处理设备、灌排设备、粪污及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设备等,为农业机械行业转型升级提出新方向、新趋势。

展望

“稳中求进”是对2019年经济成绩的总结;“长期向好”是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积极进取”是对2020年经济工作的要求。这同样也适合农业机械化发展。尽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基本面没有实质的改变。

2019年末,张兴旺司长对2020年的农业机械化工作提出总体要求:一是坚持以贯彻42号文件为工作主线,稳步发展农机化全程全面转型升级的新格局。二是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稳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三是坚持以“放管服”改革为动力,稳步提高整个农机化行业发展能力。四是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稳步提升全行业的发展水平。五是坚持以服务农业农村中心工作为方向,稳步启动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

农机科研方面,将继续面向市场、面向需求,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完善农机装备创新体系,支持开展农业机器人等智能化高端农机装备开发,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孵化培育更多农机高新技术企业、探索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的农机产品研发、生产、推广新模式。

农机社会化服务方面,将以更好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高质量农机服务需求为目标,以提高农机利用效率经营效益为核心,以组织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推进农机农艺农事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规模经营融合为重点,培育发展各类农机服务新主体、新模式、新业态,推进农机服务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全产业和农村生态、农民生活服务领域延伸,优化创新链、扩大服务链、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农机市场方面,下滑局面趋缓。植保机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应引起业内人士关注。一是政策利好,农机补贴等政策将成为驱动市场发展的强劲动力。二是刚性需求强大,我国植保机市场正处于更新高峰期,发展空间大。随着农村劳动力急剧下降和土地流转加速,市场将加速淘汰这些背负式喷雾器。三是高端植保机市场刚刚起步,刚性需求强劲。四是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群体组织的崛起以及专业农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植保机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从发展趋势分析,马铃薯大型化、高端化或成为未来市场发展趋势。但我国的马铃薯技术与国外差距较大。德国从效率和技术上遥遥领先于我国,他们一直在追求更大的作业效率和收获产量。这就要求我国马铃薯收获机在大型、高端化方面下足功夫,缩小与国际先进产品的技术与功能的差距。在一带一路利好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农机出口可望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势头。

畜牧机械化方面,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提出统筹设施装备和畜牧业协调发展,着力推进主要畜种养殖、重点生产环节、规模养殖场(户)的机械化。未来将集中力量强科技、补短板、推全程、兴主体、保安全、稳供给,从推动畜牧机械装备科技创新、推进主要畜种规模化养殖全程机械化、加强绿色高效新装备新技术示范推广、提高重点环节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进机械化信息化融合等重点任务入手,突出抓好养殖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提升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机械化水平,积极促进畜牧业机械化全面提档升级。

丘陵山区农机化方面,通过“改地适机”的方式推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已经形成了共识,农田“宜机化”改造成了丘陵山区省份农业机械化工作内容之一。2020年,除了重庆、山西将继续推进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以外,湖南、福建、贵州、四川等多个省份也将开展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试点工作,同时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正在积极争取亚投行贷款项目用于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预计2020年全国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将取得更大范围的共识和进展。

黑土地保护方面,为加快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全力破解东北黑土地战略性保护难题,组织对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形成了《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国家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出用五至六年时间,在东北适宜地区实施高质量保护性耕作面积1.4亿亩,占比达到70%,找到一条运用机械化手段解决东北黑土地保护问题的有效路径。启动了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年力争达到4000万亩。

报废更新工作是购机补贴的一个延伸。农业农村部在和财政部、商务部协商,计划制定新的报废更新指导意见。新的意见有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实施范围扩展到全国,与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区域相同。二是报废补贴机具种类由原来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2种,扩大到水稻插秧机、机动喷雾(粉)机、机动脱粒机、饲料(草)粉碎机、铡草机等7种。三是报废条件由地方参照相关机械报废标准确定,更加结合实际,尊重农民意愿。四是报废补贴标准适当提高。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报废补贴标准由购机补贴额的30%提高到40%,其他新增加的5种机械为30%。报废补贴额原则上不超过2万元。五是回收企业在依靠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的基础上,允许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和合作社开展这项业务。打破了单纯依靠汽车回收企业的格局,引入竞争机制,方便农民,也方便农机企业以旧换新,扩展业务。

农机管理部门未来在农机报废更新推广力度上有所增加。2020年全国实施报废更新的县目标达到50%;2021年达到80%;到2022年达到100%。新办法出台以后,实施的速度会加快,通过报废更新这样一个购机补贴政策的延续,把政策用好,用透,用足。

农机行业应瞄准农业机械化需求,加快推进农机装备创新,研发适合国情、农民需要、先进适用的各类农业机械,丰富农业装备产品种类,补齐全程机械化短板;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设计-材料-工艺协同优化,通过农机制造、销售、服务、作业控制以及合作社服务管理、金融需求等多链条多环节的信息化,推进农机装备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借助“一带一路”国际农业装备产能联盟及对外援助项目,推动先进农机技术及产品“走出去”。

后记

《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已连续发布3年,受到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2019《白皮书》在编辑过程中,编写组查阅了行业公开发表的文件、书籍、会议讲话稿等资讯,通过多种方式收集了大量行业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提取有效信息,反映行业年度发展状况,分析行业发展变化及趋势。

编撰《白皮书》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坚持数年。得到了农机管理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领导和专家、农机制造企业和广大用户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时间所限,《2019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白皮书》中一定有许多疏漏和错误,敬请批评指正。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白皮书》编写组

2020年3月20日

编写组组长:刘宪

编写组副组长:杨林 王天辰

编写组成员:谢静 李雪玲  耿楷敏 孙冬 张斌 曹光乔 张宗毅 田金明 曹洪玮 王明磊 桑春晓 武广伟 张华光

(全文由刘宪、谢静、李雪玲统稿校核)

(甘蔗机械化内容来自农业农村部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指导组甘蔗专业组 指导组成员:区颖刚、张华、陈世凡、尹明玉、刘胜敏)


点击附件下载《2019年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白皮书》全文

2019年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白皮书.pdf

发布日期:2020-06-19 08:52:47 提交人:景一方 责任编辑:王慧

相关新闻